2025-6-16 大阪萬博8天遊(Day3):大阪城公園、大阪今昔生活館
![]() |
| 大阪城,到了櫻花季這個視角應該很美 |
行程:
- 0900—1230:大阪城公園
- 1230—1300:午餐
- 1300—1330:中之島
- 1330—1400:大阪天滿宮
- 1400—1500:天神橋筋商店街
- 1500—1700:大阪今昔生活館
- 1700—1900:梅田商圈
- 1900—2000:晚餐
- 2000—2015:回酒店
![]() |
| 從酒店check out |
![]() |
| 先到梅田的酒店放下行李 |
![]() |
| 首先到大阪城公園 |
![]() |
![]() |
| 大阪歷史博物館 |
![]() |
![]() |
| 昨日在美山看見的古早茅草屋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大阪城的南邊護城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西邊的入口:大手口 |
![]() |
![]() |
| 大手口 |
![]() |
![]() |
| 以前這邊是搞市集的,政府專門的採購員會在這裡採購城內的用品 |
![]() |
![]() |
| 巨幅的岩石,令我想起南美秘魯古城的岩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內部乾掉的堀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修道場 |
![]() |
| 豐國神社 |
![]() |
| 櫻門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又是巨岩 |
![]() |
![]() |
| 明治時期的建築 |
![]() |
![]() |
| 天守閣 |
![]() |
![]() |
| 和名古屋城不同,這邊沒有拍照服務 |
![]() |
![]() |
| 大阪城又名金城,如今仿造的天守閣也在其外加上金飾,嘗試復刻當年豐臣秀吉年代的樣貌 |
![]() |
| 準備入場 |
![]() |
![]() |
| 場內是一系列的展覽廳,並不是天守閣內部原有的結構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德川年代重建的大阪城較豐臣時期的更為宏偉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大石由各地運往大阪,花費相當龐大的人力物力 |
![]() |
| 現場的道具租借拍照服務 |
![]() |
| 有點似印第安人😂 |
![]() |
| 德川家和豐臣家之間的戰爭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本多忠勝D fd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3至4樓關於豐臣秀吉的展品不能攝影 |
![]() |
| 8樓的展望台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可以感受到城主當時那種高高在上的視角 |
![]() |
| 回望廣場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運河上的遊船 |
![]() |
![]() |
| 紀念品店,這日有很多學生到訪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天守閣旁的水井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的確頗為宏偉,但內部完全變成了一個展覽館有點失真 |
![]() |
| 廣場上賣藝的人 |
![]() |
![]() |
| 另一角度 |
![]() |
| 這個位置打卡好像也不錯 |
![]() |
![]() |
| 之前展覽提到的刻印,代表著不同家族的印記,對於歷史學家的研究很重要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遊船 |
![]() |
| 極樂橋 |
![]() |
| 用周遊券換取遊覽船票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妖怪😂? |
![]() |
| 準備上船 |
![]() |
![]() |
| 原來還有這種小火車 |
![]() |
| 登船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運河上的鴨鴨~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人面石,圖中上方偏左的小圓石,又要運用想像力😂 |
![]() |
![]() |
| 去水口? |
![]() |
| 還有小烏龜 |
![]() |
![]() |
| 由數以萬計的大石組成的城廓,當年花費的人力物力很誇張 |
![]() |
| 完成遊船行程,共20分鐘左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櫻花季這個視角應該很美 |
![]() |
| 竟然放了在這裡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當年明治天王在附近建炮兵工廠 |
![]() |
| 離開大阪城往中之島 |
![]() |
| 拆樓 |
![]() |
![]() |
| 中途去了一間吃油麵的小餐廳醫肚 |
![]() |
![]() |
| 裝潢很傳統 |
![]() |
| 油麵,第一次吃這款麵種,麵條都是拉麵那種麵,但只有底有較鹹的醬油汁,可自行再加上漬物等配料,就是撈麵的食法;味道還好,1000yen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中之島 |
![]() |
| 冇咩人 |
![]() |
| 樓梯上的壁畫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中之島東面的景觀 |
![]() |
| 流浪漢 |
![]() |
| 日英同盟...剛剛才看完中日友好石碑,都在附近 |
![]() |
| 中之島公園 |
![]() |
| 小溫室 |
![]() |
| 花園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小行人隧道加裝了鐵欄,防止流浪漢逗留及放置雜物 |
![]() |
| 前政要 |
![]() |
| 中之島打卡位:大阪市中央會堂,建於1913年,已有百多年的歷史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內部 |
![]() |
| 很有上世紀建築的風格 |
![]() |
| 附近還有圖書館及美術館等,但時間有限去唔到😝 |
![]() |
![]() |
| 往天滿宮,他們會這樣公佈每日數字😯 |
![]() |
![]() |
| 天神橋筋商店街 |
![]() |
![]() |
| 天滿宮 |
![]() |
| 超級曬🥵 |
![]() |
| 完全冇人😂 |
![]() |
| 天滿是學問之神,有點像中國神話的文曲星 |
![]() |
![]() |
| 保你合格,唔要求多😂 |
![]() |
![]() |
| 回商店街走走 |
![]() |
| 人潮較心齋橋那邊少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比較多這種民生店 |
![]() |
| 書店 |
![]() |
| 蔬果店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東西也較為便宜 |
![]() |
![]() |
| 壽司名店 |
![]() |
![]() |
| 本店有不少本地人排隊 |
![]() |
| 快到下個景點 |
![]() |
![]() |
| 到了大阪今昔生活館,周遊卡也是包的 |
![]() |
| 室內模擬200年前的古裝街 |
![]() |
| 壁上的畫作 |
![]() |
![]() |
| 上面的天幕可轉換日夜,還有煙花特效,供遊人感受夏日祭的氣氛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100yen借取語音導覽機,有普通話 |
![]() |
| 古裝街,這邊是商店街 |
![]() |
| 娃娃 |
![]() |
![]() |
| 入夜的光景 |
![]() |
| 這個幾有趣,描繪以前節慶時居民以家中日常物品自製藝術品供人欣賞 |
![]() |
| 老式的廚房 |
![]() |
| 鐘樓,供居民監察區內環境,如有火災會敲響警鐘,並以特定的形式指出火災發生的位置 |
![]() |
| 據說日本夏日祭典的由來是因為夏季多流行性疾病,日本人為此祭神以驅除病魔 |
![]() |
| 和服店的老闆以布匹製作的日式船 |
![]() |
| 屏風,當時居民會以屏風向外人展示他們家的地位及品味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天神丸,船型的節慶花車 |
![]() |
| 場內有和服出租,1000yen |
![]() |
![]() |
| 浴場,有影片放映,介紹浴場文化及200年前的大阪生活面貌 |
![]() |
| 浴場的廣告招紙 |
![]() |
| 浴場的locker,要請店員用特製鑰匙打開 |
![]() |
| 浴場內部 |
![]() |
| 浴場入口,矮門設計目的是要保障私隱及困住水蒸汽 |
![]() |
| 夏日適合吃鰻魚😊 |
![]() |
![]() |
| 現代的日本家用廚房結構仍然承襲自古老的廚房 |
| 油鹽醬醋 |
![]() |
| 和室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卧室,他們會用多少張榻榻米來表達室內的面積 |
![]() |
| 後巷的狗狗 |
![]() |
| 出租的小房,古時租客要自攜所有家具😂 |
![]() |
![]() |
| 古代廚房上的抽風小窗 |
![]() |
| 和服體驗 |
![]() |
| 古代茅廁,農戶會來收集肥料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燈籠上寫的是每家每戶的名字及代表符號,節慶才會掛出來 |
![]() |
| 離開古裝街,到下一層的展館,這邊展示大阪走向現代化的進程和生活面貌 |
![]() |
| 開始有電視 |
![]() |
| 老式飯鍋 |
![]() |
| 老式熨斗 |
![]() |
| 老式吸塵機 |
![]() |
![]() |
| 節慶時的船隊 |
![]() |
| 開始有巴士 |
![]() |
![]() |
| 通天閣,新世界遊園地,這次沒有機會到訪,留待下次 |
![]() |
| 回去梅田的途中才想起未到大阪城1970萬博時間膠囊打卡,急急腳回大阪城公園再走一轉;石山本願寺是豐臣秀吉建大阪城之前的此處的主要建築 |
![]() |
![]() |
| 順便到豐國神社看看 |
![]() |
| 有秀吉的石像 |
![]() |
| 當時的日本人身材較為矮小 |
![]() |
| 神社 |
![]() |
| 在廣場上的1970萬博時間膠囊,在2000年打開過一次上半部份,據說會在2100再打開;5000年後即6970年會再打開全部,那時人類文明還健在嗎?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始終今次旅行主題是萬博,點都要黎打打卡 |
![]() |
![]() |
| 順便到天守閣正面打卡 |
![]() |
| 第四司令部內部,早知上晝入黎行下😂 |
![]() |
| 修道場,這個時間有很多小孩在裡面學習國術,但不方便拍照 |
![]() |
| 回到梅田 |
![]() |
| 人來人往的whity地下街 |
![]() |
| 三番街 |
![]() |
| HEP FIVE |
![]() |
![]() |
| Hep Five商場內的icon:紅色大鯨魚 |
![]() |
| 有夠浮誇 |
![]() |
| 頂層的jump shop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通往摩天輪的小通道 |
![]() |
![]() |
| 這個也是大阪周遊卡包的項目 |
![]() |
| 整個商場主色調都是這種紅色 |
![]() |
| 登上纜車,不用和其他陌生人共用車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很多太陽能板 |
![]() |
![]() |
| 梅田 |
![]() |
![]() |
| 外國人特惠😁(無錯,我就係尊貴的外國遊客😎),即刻掃碼;要到Hep Five B1層的退稅攤位兌換coupon |
![]() |
| 到了最高點 |
![]() |
![]() |
| 完成 |
![]() |
| 這種押壽司也是關西的特色食品 |
![]() |
| 最後決定在阪急三番街解決晚餐 |
![]() |
| 冇咩胃口,到了一間炸串專賣店,只單點了三款炸串(合共700yen左右),再補420yen可享set |
![]() |
| 有多款醬料可以試,必須說,雖然它的炸串比較貴,但味道的確比外面一般的炸串豐富,醬料特別是那個淮鹽非常好吃 |
![]() |
| set包括的雲尼拿雪糕;服務方面,服務員的指示有點混亂,餐廳沒有提供英文對照的餐牌,服務員也不太懂英語,要取出預先用鉛筆寫好的對照翻譯紙,我心想:既然你都下功夫了,為什麼不乾脆正正經經製作一個雙語的餐牌呢? |
![]() |
| 晚上這條街開始多人 |
![]() |
| 這間炸串便宜超多🤣 |
![]() |
![]() |
| 酒店旁的神社 |
![]() |
| 這間酒店是自助check in 的 |
![]() |
| 房間結構跟上一間差不多,但空間感較好,而且提供每天執房及免費梳洗用品(這才是正常的...) |
![]() |
| 小檯,椅子是有輪子的,較方便 |
![]() |
| 浴刣結構基本一樣 |
![]() |
| 浸浸先~ |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