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6-18 大阪萬博8天遊(Day5):2025大阪萬博
![]() |
| 2025萬博重點打卡位:高達館 |
行程:
- 0700—0800:酒店自助早餐
- 0800—0900:出發往萬博(夢洲)
- 0900—1000:等候入場
- 1000—1930:2025大阪萬博
- 1930—2015:返回梅田
- 2015—2100:晚餐
- 2100—2130:回酒店
![]() |
| 一早到了夢洲,人潮洶湧 |
![]() |
![]() |
| 有很多學生 |
![]() |
| 在東閘口,排隊入場,等了超過一小時,真的要做好防曬 |
![]() |
| 人人都要過機入閘,同機場過關差不多,怪不得花了那麼多時間 |
![]() |
| 終於入場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大屋根,昨日看見1970年的大屋根是用鋼材造的,今年回歸原始,用木材;據說破了健力士紀錄,但敵不過蟲害🤣 |
![]() |
![]() |
| 趁未多人,先去日本館 |
![]() |
![]() |
| 與1970年一樣,日本自己的場館當然是面積最大的館 |
![]() |
| 日本館以「轉廢為能」作主題 |
![]() |
| 場館分為「廢料、植物、工廠」三部份 |
![]() |
| 微生物分解廢料,產生有用的水和有機物料 |
![]() |
| 不同類型的微生物模型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館的中央水池 |
![]() |
| 當年美國館展示月球石,55年後的今天日本展示火星石 |
![]() |
| 火星石的樣本 |
![]() |
| 火星石的樣本 |
![]() |
| 現存地球上最大的火星石樣本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植物部分 |
![]() |
![]() |
| Hello Kitty與不同藻類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咁勁? |
![]() |
| 模擬藻類結構 |
![]() |
| 藻類,很像抹茶粉🤣 |
![]() |
| 工廠部份 |
![]() |
| 以藻類產生的原物料製造產品—3D打印椅子 |
![]() |
| 這邊是介紹日本傳統工藝智慧,混合了順應自然、反脆弱、環保等智慧 |
![]() |
| 空心足球 |
![]() |
| 日式木釘,會順木結構自然彎曲,避免破壞木材本身的結構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日本館主題也是用木材建造,萬博完結後會循環再利用物料 |
![]() |
![]() |
| 矽藻土與水的藝術品 |
![]() |
| 很日本的哲學理念 |
![]() |
![]() | |
|
![]() |
| 大屋根內部 |
![]() |
| 阿聯酋館 |
![]() |
| 接待員服飾很地道 |
![]() |
| 懂日文的😊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七個酋長國的不同土質 |
![]() |
| 1970年大阪萬博阿聯酋館的小模型,當年是首次參展 |
![]() |
| 另一邊是展示當地生活文化的影片展區 |
![]() |
![]() |
| 阿聯酋館的附屬餐廳,很多人排隊 |
![]() |
| 卡塔爾館 |
![]() |
![]() |
| 機械人館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盲人輔助行李箱 |
![]() |
| 煮食機械人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機械人實地演練 |
![]() |
| 法國館 |
![]() |
| 美國館 |
![]() |
| 菲律賓館 |
![]() |
| 馬來西亞館 |
![]() |
| 小食區 |
![]() |
| 每間館都很多人排隊,唯有先到commons A看看,這裡匯集了大量非洲國家或島國的攤位 |
![]() |
| 感覺有點像灣仔會展 |
![]() |
| 巴布亞新幾內亞 |
![]() |
| 土產咖啡豆 |
![]() |
| 所羅門群島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每個場館都有這個蓋印集郵corner,要預先到紀念品店買那本集郵簿 |
![]() |
![]() |
| 這個連聽都未聽過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肯亞 |
![]() |
![]() |
| 人口結構超年輕!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小樂器 |
![]() |
![]() |
| 這個又是未聽過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這個非裔接待員也能說流利日語 |
![]() |
![]() |
| 秘魯館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未來生命館,須預約 |
![]() |
![]() |
| 1970年大阪萬博不存在的中國館,今年有了 |
![]() |
| 以竹諫為外型設計 |
![]() |
| 當然還有名物熊貓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哪吒 |
![]() |
| 廿四節氣 |
![]() |
| 古物展覽,玻璃展櫃整得比較有心,有touch screen 功能可以全方位轉動展品圖案睇到展品全貌,又可以揀中、英、日的介紹 |
![]() |
| 古早期programmer必修🤣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傳說中的三星堆文明 |
![]() |
![]() |
| 茶是故鄉濃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近代中國 |
![]() |
| 鄧小平 |
![]() |
| 周恩來 |
![]() |
| 中日cross over👻 |
![]() |
![]() |
| 國寶級飲料😝 |
![]() |
| 應該也是中日合作的東西 |
![]() |
| 中國人的一天影片:描繪十二時辰中國平民的日常活動 |
![]() |
| 智慧城市模型 |
![]() |
| 留名 |
![]() |
| 厲害了我的國😂 |
![]() |
| 月球背面採樣石頭,中國應該是全世界首先做到的,過程中香港理工大學也有參與(印象中是採樣機械人) |
![]() |
| 堅 |
![]() |
| 蛟龍號 |
![]() |
| 控制桿體驗,不過壞了😂 |
![]() |
![]() |
| 中國館紀念品,有三體IP周邊 |
![]() |
| 上次越南巴拿山旅行團有送這個作為紀念品😂 |
![]() |
| 巴西館 |
![]() |
| 澳洲館 |
![]() |
| 休息區 |
![]() |
| 瑞士館 |
![]() |
| 土庫曼館 |
![]() |
![]() |
| 北歐館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關西限定蜜桃味百事 |
![]() |
![]() |
| 味道怪怪😝 |
![]() |
| 付費拍照留念服務,2000yen,附送紀念相冊及報刊式紀念照 |
![]() |
![]() |
| 波蘭館 |
![]() |
| 羅馬尼亞館 |
![]() |
| 英國館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當地技術大學主辦的攤位展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另一邊的日本工藝展 |
![]() |
![]() |
| 瓷製大阪萬博吉祥物 |
![]() |
| 這個很有趣,大師之手,據說是可以透過傳感器把匠人大師的技術傳承下來,避免技術失傳 |
![]() |
![]() |
| 搞笑節目表演現場 |
![]() |
![]() |
| 豐田未來號 |
![]() |
| 本屆萬博另一打卡位:高達館 |
![]() |
| 上屆1970年大阪萬博高達尚未面世呢! |
![]() |
![]() |
| 高達歷史展板 |
![]() |
| 讓我想起十多年前去日本台場那隻一比一高達 |
![]() |
![]() |
| 場地有一個QRcode供遊人自製這款紀念證 |
![]() |
| 印度館,大阪萬博初期尚未開幕,現在是開了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eh... |
![]() |
| 會唔會hea左D😂唔講以為係街邊地攤 |
![]() |
| 各種氣味的香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印度食品 |
![]() |
| 印尼館,超多人 |
![]() |
| 外食館 |
![]() |
![]() |
| 有一些體驗活動 |
![]() |
![]() |
| 不太感興趣 |
![]() |
| 奧地利館 |
![]() |
| 台積電...台灣館😝 |
![]() |
| 西班牙館 |
![]() |
| 主打海洋文化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小餐廳 |
![]() |
| 非洲菜 |
![]() |
| 比較少見,但不太吸引到我 |
![]() |
![]() |
| 非洲餐廳店員在叫賣宣傳 |
![]() |
| 土耳其館 |
![]() |
| 摩洛哥館 |
![]() |
| 夜之地球館,我本身以為是關於地球科學,原來是關於傳統工藝技術... |
![]() |
| 夜之地球儀 |
![]() |
| 倫敦地圖 |
![]() |
| 這個幾有趣 |
![]() |
| 亞塞拜彊館 |
![]() |
![]() |
| 會動的跳舞女郎像 |
![]() |
![]() |
| 一開始也是在放影片,講述該國的風土人情 |
![]() |
![]() |
| 原來他們很重視跆拳道這項運動 |
![]() |
| 馬來西亞服飾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行了一整圈了,感覺差不多 |
![]() |
| 最後還是到美國館走走,排隊排了接近80分鐘 |
![]() |
| 美帝的氣勢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遠處的大屋根 |
![]() |
| 終於入場了 |
![]() |
| 美帝的象徵 |
![]() |
| 這粒星是美國館的吉祥物 |
![]() |
| 一開始在展示國家如何開放多元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接著有個互動影片環節,都是在宣揚多元文化價值 |
![]() |
| 全過程是用日文的(職員也是說日文的),連英文字幕也沒有...(更不用說中文) |
![]() |
| 太空科技展館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2021年啟用的James Webb望遠鏡模型 |
![]() |
| 火箭升空影院,讓遊人感受其震撼力,又是全日文... |
![]() |
![]() |
| 月亮石樣本,已經遠沒有1970年當年那麼震撼了 |
![]() |
![]() |
| 月石樣本 |
![]() |
| 看完了,大概花了25分鐘,都是看影片為主的,不太值得 |
![]() |
| 1900,走到東面大屋根上看黃昏美景 |
![]() |
| 已經人頭湧湧 |
![]() |
![]() |
| 很美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剛才沒有經過的韓國館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有小草坡供遊人休息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開始出現大量水蚊👻 |
![]() |
![]() |
| 回望美國館 |
![]() |
| 走了 |
![]() |
![]() |
| 萬博行程結束了,體驗一下氣氛還可 |
![]() |
| 紀念品店仍然很多人 |
![]() |
| 經東閘離開 |
![]() |
![]() |
| 萬國旗 |
![]() |
| 回到梅田 |
![]() |
| 到了一家馬肉專門酒吧吃晚飯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都是QR下單的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點了店家大推的馬肉刺身拼盤,1780yen,質感似較結實的牛肉,少脂肪,MOMO部位的肉味很重,整體不算太特別 |
![]() |
![]() |
| 今晚要洗衫(400yen+100yen乾衣) |
![]() |
| 在全家買了這個人氣牛奶布丁,200yen有找 |
![]() |
| 好重奶味,正! |
是日影片🎬
美國館互動影片
美國館火箭升空體驗
~完~
感謝觀看🏞😁
看全部行程:2025-6-14至2025-6-21 大阪萬博8天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