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1月, 2017 起發佈的文章

2017-1-28 青山腹地

圖片
廢話: 筆者曾在一篇介紹青山的網絡文章中讀到編者以「無牆的迷宮」來形容青山腹地一帶的山路 🏞 ,以凸顯其曲折難走的特點。之前走過 青大石澗 及 杯靈雙渡 也對此略有體會。這次,筆者帶著一點好奇心,再次踏足這一遍山地,到訪青山腹地的一些景點。 當天天色陰沉 ☁️ ,筆者由河田村出發,經過一片山墳及陡峭的山陵走上獅子頭(390米)附近的草坡,重回 杯靈雙渡的路線。之後轉而西行走上望后石頂。立於其上,可綜觀整片青山腹地的地貌,綿密的山嶺上一條條光禿禿的路胚縱橫交織,形成複雜的網狀結構,也難怪被稱為 「無牆的迷宮」。不過,筆者認為身處密不透光的叢林更易讓人迷路😅。 繼續西行離開望后石頂,沿途望見兩個別具特色的大沖溝:月牙谷和青松紅壑。拍照留影後遂到訪大冷溪,該處最為有名的是「方包石」 🍞 ,其狀與一條被切成一片片的方包極為相似。當時,天開始下起毛毛細雨,我趕忙走上花香爐頂附近尋找可供遮蔭的大石,可惜不太找到😛,幸好雨勢並沒有持續增強。 稍息後,離開花香爐頂,向西北方前進,到訪「肥豬石」及「十字星石室」。 「肥豬石」形似一頭吃飽後伏在地上睡得甘香的小豬🐖,其下的 「十字星石室」由多塊巨石砌成,內部留下了十字形的狹縫⭐,大小足以放下一個人,可惜沒有人幫我拍照 😛 。 最後,下走至龍鼓灘路完成行程。 在花香爐頂望向青山🗻 路線:河田村--望后石頂(430米)--花香爐--花香爐頂(310米)--十字星石室--龍鼓灘路 距離:8.6公里;上升幅度:850米;下降幅度:870米 需時:4小時 難度:LV3 (2.50) 交通 <附有網站連結>: 河田村--> 石排輕鐵站 良景 地圖: 由於地圖以其他應用程式繪製,與google map的線條略有偏差 高度圖: 注意: 望后石頂西面的山脊較為陡峭,須小心以免滑倒。 青山腹地位於青山操炮區範圍,須避免在操炮日子在該區域出行,行者須留意 政府公告 。

2017-1-22 九龍東的石礦場

圖片
廢話: 鯉魚門村的礦業早於上世紀中開始式微。在60年代,居民轉而發展漁業,讓鯉魚門成為香港其中一個出名食海鮮的地方 🍤 。筆者以前也曾多次到鯉魚門食海鮮及閒逛,但未嘗走到最南部的石礦場 🪨 。之前恰巧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茶果嶺的遊記,感覺挺愜意的,亦讓我想起位於附近的鯉魚門石礦場。於是,趁著這天天氣不錯,筆者決定一併過到這兩個地方走走。 鯉魚門石礦場雖然已經荒廢多時,但昔日的建築物例如更樓、釣魚台等仍保留得頗為完整(戴頭盔:經歷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後情況可能有變)。另外,礦場範圍內也長了不少蘆葦 🌾 ,整體來說拍照打卡是不錯的。 茶果嶺村則較為寧靜,登上茶果嶺的小徑位於村的後方,有絲帶引路,可登上一片小平原。 茶果嶺的山麓被削去了一半,形態與 鯉魚門的礦山相似,據說從前是開採花崗岩的礦場。茶果嶺的山地有一條小徑可接上哂草灣游樂場的外圍,最後可穿過茜發道網球場返回公路。 在石礦場遇到有緣人幫我拍照😎 路線:油塘站--三家村--天后廟--鯉魚門石礦場--(原路折返) 路線:藍田站--茜發道--麗翠徑--繁華街--茶果嶺村-- 茶果嶺(70米)-- 哂草灣遊樂場- - 藍田站 距離:7公里;上升幅度:320米;下降幅度:320米 需時:3小時 難度:LV1 (1.29) 交通 <附有網站連結>: 油塘站 藍田站 地圖: 由於地圖以其他應用程式繪製,與google map的線條略有偏差 注意: 鯉魚門石礦場附近及茶果嶺村一帶有惡犬。 由茶果嶺行至哂草灣遊樂場的小徑現時已被KOKO HILLS阻擋,未能通行,或需原路折返。

2017-1-21 黃牛石城

圖片
廢話: 由於當日下午約了朋友去看電影🎞,筆者又想充分利用上午的時間,於是天未光便乘小巴到西貢蠔涌行山,打算經小路上探水黃牛二山🐮。 筆者到達西貢時天色仍然昏暗🌛,徐徐的沿著蠔涌路前行,越過蠔涌古道的入口後繼續前行一小段路,右方有一個較為隱蔽的路口上山。沿小山徑上山,接上企壁山古道後山路較為開揚清晰,續上行走到麥理浩徑第四段,到達打瀉油坳。 打瀉油坳東面通往芙蓉別,但路胚不太清晰,故筆者並沒有硬闖,轉而向西登上水牛山及黃牛山。 水牛山及黃牛山頂上景觀十分開揚,立於其上可全方位環視周圍的景色。黃牛山西南方的山坡有不少形狀獨特的大石,因而被稱作「黃牛石城」🌇。其中一個令筆者較為印象深刻的是天窗石,它由數塊巨石組成,中間有一個方形的空隙,形似一扇被打開的天窗。拍照後循小徑返回 麥理浩徑第四段,經石芽背下走至黃泥頭完成行程。 黃牛石城的一隅 路線:蠔涌路--企壁山古道--打瀉油坳--水牛山(606米)--水牛山(604米)--黃牛石城--石芽背--黃泥頭 距離:7.4公里;上升幅度:730米;下降幅度:690米 需時:4小時 難度:LV2(2.14) 交通 <附有網站連結>: 蠔涌--> 2號小巴 / 101M小巴(南邊圍/匡湖居) 黃泥頭 地圖 由於地圖以其他應用程式繪製,與google map的線條略有偏差 高度圖: 注意: 由蠔涌路登上企壁山古道的小山徑較為難辨不清。 黃牛山及黃牛石城附近的山路較為陡峭,並需要手腳並用。 是日剪輯✌

2017-1-14 黑角徑

圖片
廢話: 這天天色一般,筆者獨個兒到小西灣 隨意地漫步,也是挺即興的,見地圖上黑角頭那裡有個燈塔 💡 ,距離也十分近,便到該處看看。徐徐的走過黑角徑,但見盡頭處的燈塔被牢牢地封住了,唯有作罷,沿小徑走到黑角頭的岩岸,遙望彼岸的將軍澳。 吹吹海風後,沿主徑接上龍躍徑,穿過歌連臣角道,走到 砵甸乍山郊遊徑。在觀景台附近有小徑可登上 砵甸乍山山頂 ⛰ 。 山頂上有個圓錐型的三角網測站,景觀尚算開揚。 循原路返回郊遊徑,續下走到大浪灣完成行程。 大浪灣這天確實配得起它的名字,大老遠已經看見海灣有陣陣的吐著白沫的湧浪,在沖浪的朋友也不在少數。大浪灣旁的一幅古石刻上刻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幾何圖形,估計是古代漁民向上天尋求庇佑的一種表現 🙏 。 遠距離已經發現很大浪的大浪灣 😎 路線:藍灣半島--南海觀音廟--黑角徑--黑角頭--龍躍徑--砵甸乍山郊遊徑--砵甸乍山(312米)--大浪灣 距離:5.4公里;上升幅度:430米;下降幅度:420米 需時:2.5小時 難度:LV1 (1.27) 交通 <附有網站連結>: 小西灣(藍灣半島) 大浪灣--> 紅色公共小巴 / 9號巴士 (大浪灣道) 地圖 由於地圖以其他應用程式繪製,與google map的線條略有偏差 高度圖: 注意: 在黑角頭的岩岸附近要留意附近的湧浪,保持警覺。 登上砵甸乍山山頂的山路略為難辨不清。 是日剪輯✌

2016-12-31至2017-1-1 塔門日出

圖片
廢話: 這幾年,筆者都保持和友人年終到山野過夜看跨年日出的習慣。這年也不例外,筆者特意租用帳篷及露營工具,到塔門觀看跨年日出。可惜天公不造美,雲量過多,翌日天色仍然十分陰沉,未能如願欣賞美麗的日出( 去年 在大帽山起碼有個雲海😛)。饒是如此,清晨的「穌光」配上塔門的海景🌅仍算是個安慰獎。 塔門島上總是不缺帳篷🙃 是日剪輯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