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4-19 東梅古道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4月 22, 2019 廢話:東梅古道是連接東涌及梅窩的路線,昔日大嶼山未有公路時居民經此往來馬灣涌及梅窩。這日本打算完成這條路線,可惜走到大蠔灣附近已聞雷聲,天氣即將轉差,於是便沿翔東路折返回東涌,唯有下次再續。走到此處天色開始唔妥...是日剪輯✌東梅古道要經過這段旱溪~完~感謝觀看🏞😁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2024-12-29 短咀 沉船灣 1月 08, 2025 廢話: 筆者一向有追蹤 天行師兄 的Facebook專頁,11月尾時見他出帖分享在短咀看見西貢沉船灣附近有沉船,成為名副其實的「沉船」灣,非常有趣,因此想趁船骸尚在親身去見識一下。 這日 和友人一早由北潭凹出發,很快走到赤徑,一路上遇到不少操普通話的露營人士,聽他們彼此的對話似乎是組團來露營的。但見赤徑周遭被堆滿垃圾,場面慘不忍睹😖,看來遊人的公德心仍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間。 經大浪坳走到 鹹田灣,循例到其標誌性的土製木橋拍照,之後搞搞新意思,走到之前未涉足過的岩岸「望魚角」。這個海角與同屬西貢的「 睇魚岩頂 」一高一低相對峙,加上一望無際的海景,相當不錯。接回主徑,經大灣走到二浪坳,再穿過沉船坑的源頭,走到蓮姑山。山上可清晰看見整條沉船及沉船灣的景觀🚢 。記得之前有媒體發現沉船上的資料被人刻意塗掉,明顯是有心人故意在此棄船不顧,意圖節省成本,只是恰巧棄了在「沉船灣」旁邊,以致有網民打趣說不妨大搞「沉船經濟」振興本港市道😂。香港經濟本就處於「沉船」狀態,這種說法語帶雙關著實搞笑。 離開蓮姑山,出走短咀。筆者之前走過 米粉咀 及 長咀 ,只差這個短咀。短咀的路況較為崎嶇,尤其是正對著牛屎缽的那個狹窄的頸位,兩旁都是懸崖峭壁,有一定危險性。走過短咀算是完了一個小心願,之後循原路回程,用了整整8個小時。 究竟是何方神聖將船棄置在此? 路線:北潭凹 --赤徑 --大浪坳 --鹹田灣 --望魚角 --大灣--二浪坳--蓮姑山(122米)--短咀-- 蓮姑山(122米)-- 二浪坳-- 大灣--大浪村-- 大浪坳-- 赤徑-- 北潭 凹 距離:25.9公里; 上升幅度:1800米;下降幅度:1800 米 需時:8小時 難度:LV5 (5.3) 交通 <附有網站連結>: 北潭 凹 地圖: 由於地圖以其他應用程式繪製,與google map的線條略有偏差 高度圖: 注意: 路途遙遠,新手不宜。 通往望魚角須繞過岩岸,路況崎嶇,新手不宜。 通往短咀的山徑較為崎嶇,部份路段接近懸崖峭壁,新手不宜。 是日剪輯✌ 按此閱讀更多 »
2024-10-1 鐵矢山 10月 05, 2024 廢話: 西貢西臨海的數座小山—太墩、長山及鐵矢山都是觀賞西貢海的絕佳地點。筆者多年前到訪過 太墩 ,今年走訪剩下的長山及鐵矢山。 鐵矢山的景觀 路線:亞公灣 --早禾路 --鐵矢山(240米) --山尾塘(305米) -- 水浪窩 距離:4.7公里; 上升幅度:360米;下降幅度:310 米 需時:2.5小時 難度:LV1 (1.13) 交通 <附有網站連結>: 亞公灣 水浪窩 地圖: 由於地圖以其他應用程式繪製,與google map的線條略有偏差 高度圖: 注意: 由早禾路通往鐵矢山的山路較為隱蔽難辨,叢林也長得比較密,新手不宜。 是日剪輯✌ 按此閱讀更多 »
2015-7-10 調景嶺配水庫 7月 11, 2015 廢話: 配水庫是行山客常常會遇到的建 築物 。為方便水務署職 員 工作,配水庫附 近 一般設有公路甚或登山的水泥路。過往,開路者以這些路為基 礎 向上開 闢 登山的路,讓我 們 在行山方面有更多官方路 線 以外的選擇,亦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去親眼欣賞香港的山野。當然,過份開闢山路並不值得鼓勵,畢竟要為我 們 的自 然 環 境 和野生動物朋友們著想喔 ! 調景嶺配水庫旁的山路可通往五桂山南面的山坡,接駁衛奕信徑第三段。當日見天色不錯,不想浪 費 出行的機會,奈 何 時 間 不多,故來到 這片山坡走走,感 覺 也挺愜意的 ~ 是日剪輯✌ 按此閱讀更多 »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