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8月, 2025 起發佈的文章

2025-8-27 M記50周年

圖片
廢話: 適逢香港麥當勞50周年,筆者這日到訪全港一些具歷史意義嘅 麥當勞分店,以作紀念, 以下是筆者的路線: (1)石圍角分店(全港唯一懷舊店) (2)荃灣街市街 分店 (1978年;新界第一間老麥) (3)油麻地恆成大廈 分店 (1976年; 九龍第一間 老麥 ) (4)尖沙咀北京道 分店(全港首間24小時營運 老麥) (5) 尖沙咀星光行 分店 (1992年入選全球十大最繁忙 老麥) (6) 金鐘海富中心 分店 (50周年旗艦店 ) (7)銅鑼灣麥當勞大廈 分店 (1984年由附近的百德新街首間分店搬遷至此,技術上可說是元祖店 ) 不過,基於健康理由,筆者早已不再幫襯老麥(這日除外😂),但畢竟有過不少回憶,尤其係住所附近嘅屋邨商場舊式分店(有幅超大以海盜為主題嘅老麥人物壁畫,細個真係覺得好有氣氛😭)同埋已經消失左嘅觀塘裕民坊分店(曾於1981年打破全球每日人次紀錄)。 食物方面,小時候最喜歡嘅食物係脆辣雞腿包、 脆香雞翼同埋薯條,而最有回憶嘅莫過於早已絕跡嘅提子鬆餅及舊式奶茶,因為細個嗰陣外婆帶我地去老麥打躉最常點 嘅就係尼兩樣野,而且味道都唔錯 。 永遠對住你笑嘅麥叔🤡 是日剪輯✌

2025-8-26 紅磡閒遊

圖片
廢話: 這日晚上要到理工大學走一轉,日間順勢閒遊一下紅磡,走走幾個之前未去過的地方。 乘巴士到德民街下車,先到附近的和黃公園 🌳 。80年代 政府計劃在這個區域建臨屋區,但大地主怕影響樓價就跟政府商量另一個方案,遂出資建成這個公園,並於1991年交政府管理,只冠名「和黃公園」。公園內仍存在被剷走的大環山殘餘部分(15米),其位置應該就是在最高那個亭的山坡,在龜池旁邊。與 一般康文署公園不同,入面的景點名 比較chok🤣 ,同埋有好多石獅子,連公廁門口都有🤭。 逛完公園往家維邨方向走,途中經過聖母堂 ⛪ 便順便進去參觀一下。 聖母堂於 1959年祝聖啟用,至今66年歷史。同區附近還有鼎鼎大名嘅紅磡觀音廟,一中一西,任君選擇,或者契哂兩邊都得🤭,梗有一個靈🤭。 之後走到差館里,本想看看傳聞中的後巷富婆,但走遍整個後巷都不見,可能已經搬走左。於是直接去觀音廟 🛕 。此廟 由紅磡三約於1873年籌建,鄰近家維邨(前身為紅磡約),已有超過150年歷史,拍得住大坑蓮花宮。據聞此廟於1941年日本來犯時經歷兩度轟炸,附近的建築毀於一旦,唯獨此廟無事,唔通真係咁堅🤔? 我來的這日有泰國旅行團到訪參觀,相當熱鬧,香火極為鼎盛,影左一陣相啲煙已經攻到我頂唔順要著草😝。 參觀完觀音廟到一旁的家維邨 🏘️ 看看。 1984年入伙,已有超過40年歷史,前身為紅磡邨(現時的紅磡邨原為大環山邨),於80年代翻新後易名家維邨,取名自香港房屋協會創辦人之一:張有權(其筆名是「家維」)。 家維邨的設計幾特別,樓房圍在一起像圍村一般,屋苑出口只向內通往中央的小公園,並不能直通外面,據說這種設計是為了增加匪徒犯案後逃脫的難度,從而加強屋邨的保安。究竟家維邨治安係咪真係好啲🤔? 接著,穿過家維商場,沿寶其利街走到寶石戲院大廈,先到附近的日式小店—三河屋吃午餐,價格親民,品質也不錯,值得幫襯。午餐後到寶石戲院看電影🎥。戲院1970年落成,分別於1995年及2012年翻新,聰明地保留了舊式戲院的風貌及人手畫飛嘅傳統,可能係尼種差異化令佢成功生存至今。 刻意入去睇戲感受一下傳統戲院嘅氛圍,可惜佢全日淨係做「鬼滅」一套戲。筆者本身冇追開,好在劇情夠簡單,朝早惡補一下劇情已經明哂佢套野講咩。感覺套戲麻麻地,坊間過譽了,太過矯情,打鬥畫面成日有停頓位,上弦鬼叁個回憶感覺好冗長,搞到個節奏好怪,當爽...

2025-8-21 銅鑼灣閒遊

圖片
  廢話: 上次幸運預約到銅鑼灣名點 虎豹別墅 的導賞團,回程時瞥見附近的大圓柱體建築物,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心,之後查了一下發現原來是頗有特色的屋邨—勵德邨,這日便連同幾個附近的名點同遊一下。 一大早先到中央圖書館打躉。作為香港人的旗艦圖書館,其實只有短短24年歷史,設立時正值互聯網爆發的年代,好多資訊已經不用在紙本媒介獲得。樓高十層,以前我都未完全行過,這日刻意在每層都走一轉。令筆者印象較深刻的是地圖館(6樓),有個corner擺滿特別儀器睇舊式投影片,初頭還以為是古早級的大頭龜電腦🤣。 中央圖書館另一特色是有靚靚海景位,不過一早俾人霸哂🤭。十樓仲有條樓梯上去,但係唔畀人入,好神秘👻,據說是高級職員辦公室,肯定有超靚海景😎。 之後經火龍徑走到大坑蓮花宮。已有超過160年歷史,廟內的兩層結構及天花的金龍裝飾比較少見。另外,廟內職員一律穿著制服,感覺比較認真,香火也很鼎盛。據說每年中秋大坑舞火龍都在蓮花宮開光點睛才出遊,與重點非遺的連結也使蓮花宮比起 一般的 本地廟宇更受重視。 最後沿旁邊的樓梯登上勵德邨。1975年入伙,今年剛好50周年,是全香港唯一的圓筒形公屋,其名來自1953年起擔任香港房屋協會執行委員的鄔勵德(Michael Wright),人稱「公屋之父」。因此,勵德邨英文其實可以叫做“Wright House”🤣,當堂升左好多Lv。話說尼度都見到熊貓🐼,真係開心🤭。 大坑蓮花宮 後記:關於中央圖書館,有fb網友提及當年的設計原來引起過不少爭議,筆者看過後也覺得挺有趣的,可 按此 看更多。 是日剪輯✌

2025-8-18至2025-8-20 潮汕3天遊

圖片
廢話: 上次 跟旅遊360去東莞 玩感覺唔錯,今次再join佢地去潮汕。第一次去尼個地區,$499團費玩3日性價比相當高,不過價錢平當然預左有D中伏位😂: 第一餐標榜的龍蝦伊麵冇咩肉食,話係伊麵其實係類似公仔麵既野; 第二日任食生蠔都係言過其實,首先佢唔係「生」蠔,係蒸熟左的,其次尼款珍珠蠔味偏鹹,肉質又梅又淋,講真幾難食,攞出黎做selling point會有點令人失望; 酒店早餐難食😂,小小肉都冇,咖啡當然都係冇,雖然真係預左,但都有少少失望; 旅途中導遊sell野算係sell得比較多,不過冇hard feeling既; 值得讚既位: 第一晚自費既潮汕任食牛肉火鍋真係好正,$90人仔一人一鍋,牛肉品質好; 酒店房間品質比預期好,乾淨同夠大,係有點小瑕疵(電視遙控時好時壞、窗不能完全關好) 導遊各方面既表現筆者認為係中上水平,例如介紹歷史/背景資料準備好充分、每次都好盡責提示同協助車上未扣好安全帶既團友(架車會喪響勁嘈,有D導遊唔理由得佢響); 總括而言,尼個走性價比路線既團都係符合預期,不過全程天氣真係好好,運氣加乘! 汕頭小公園的中心景點:中山紀念亭(適逢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🙇‍♂️) 資料: 3天只是499,抵! 是日剪輯✌

2025-8-7 寶坑深度遊

圖片
廢話: 經過破紀錄的8日內4次黑雨,筆者心癢癢想出去行澗,但基於安全考量,決定找一個較熟悉的地方看瀑布— 小夏威夷 。 反正順路,走走周邊未去過的地方。 由坑口市區出發,在 將軍澳醫院外圍走石級登上聖雲仙天主堂。此教堂建於1954年,已有70年的歷史,前面的 聖雲仙 兒童中心已經長時間荒廢了。接著上坑口道再經水邊村下山,這條小村的居民並非原居民,而是一些散住在海邊的漁民。1960年尾由美國經濟援助協會資助於坑口道下的山坡建村。村中的房屋類似寮屋區的平房,數戶連在一起,不是典型的獨立村屋。在水邊村山上可以看見坑口市貌及清水灣製片廠。不知為何,這裡讓我有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😊。 下山到坑口村,近製片廠的空地有大量車輛停泊,未知是否合規。製片廠近坑口村的位置一整排粉紅色的房屋,被標註宿舍,現時是什麼人居住在內?離開坑口村,經鴨仔山橫山徑走到剛被暴雨侵襲的敬賢里停車場,只是兩日功夫已經完全清理好,香港果然高效。 之後,經寶翠公園走上翠林邨。在社區會堂稍息後,再上山經之前未全走過的蓮苑徑到小夏威夷。暴雨後瀑布果然相當壯觀,坐在 小夏威夷瀑壁的大石上觀賞下方的激流非常正😎。接上衛徑三段,走走新建的行山徑上 大上托 。這條天梯比以前的荒徑清楚,但還是泥路較舒服。 最後,經北面山徑下山,本以為已經修好的山徑會很易走,殊不知到山腰才發現山徑根本未建好🤣,但開段竟然沒有任何告示,比佢吹漲,唯有 行番以前條衰路落井欄樹走人😆。 暴雨後的蓮苑臺瀑布 路線: 將軍澳醫院--聖雲仙天主堂--水邊村--坑口村--鴨仔山橫山徑--敬賢里停車場--寶林商場--寶翠公園--翠林邨--蓮苑徑--蓮苑台瀑布--小夏威夷瀑布--凹頭村--大上托(399米)--井欄樹村 距離:11.1公里; 上升幅度:880米;下降幅度:70 0米 需時:6小時 難度:LV3 (2.59) 交通 <附有網站連結>: 坑口站 井欄樹 地圖: 由於地圖以其他應用程式繪製,與google map的線條略有偏差 高度圖: 注意: 由大上托經北脊下山的山徑尚未建好,要經一條荒徑走到井欄樹村,也可走小徑經炭山返回大路。 暴雨後走訪石澗有一定風險,新手不宜。 是日剪輯✌

2025-8-6 田灣

圖片
廢話: 夾在香港仔和華富之間的小社區—田灣,筆者對此處的印象是一片空白,除了以前走過 田灣山 之外基本沒有涉足這裡。這日機緣巧合之下來逛逛。 區內雖有街市、商場,但細看之下都是頗為冷清的所在。田灣商場大部分範圍早於2017年被改建成國際學校,現時場內只剩下間百佳、7仔及一間中醫診所,有點唏噓。 全區最具人氣的莫過於中心的嘉禾街。此處是區內餐廳的集結之處,以茶記為主,午市時間仍見排隊等位之象。老人院的數目卻不少👨‍🦳👩‍🦳,筆者隨便走走都數到4-5間,看來這區都要進入「老人院化」的狀態。不過,在google map上看到這區有一些樓上畫廊,可能都係貪佢夠靜。 嘉禾街街口,神位也沒有神像了... 是日剪輯✌